各地中考

按省/直辖市查询: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阳光中招网 > 中考资讯 > 报考

浙江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规范改革推行建议

来源:www.jamiot.com 2025-08-27

中考报考

1、改革目的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加大初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切实改变单纯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来录取学生的倾向,综合考察学生全方位进步状况,既要关注学业水平,又要关注品德进步和身心健康;既要关注一同基础,又要关注个性专长。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方位而有个性进步,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和高中学校特点化多元化进步。2、主要任务(一)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需要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初中毕业生均需参加学业水平考试。1.考试考哪几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策略》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生好好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水平。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社会(包含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简称为社会)和体育与健康等六科作为统一考试考哪几科;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由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拟定考试标准和需要,由学校组织推行,成绩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考试命题。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社会的学业水平考试以省教育厅编制的《浙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为依据。应以学生进步核心素养为命题重点,加大考试试题与社会实质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加大对在真实情景中问题解决能力考查,越来越增加真实情景中能力考查的考试试题比率;加大对学科思维能力考查,越来越改进开放性考试试题命题和评分方法;加大对实践能力考查,越来越拓展外语听说能力人机对话和科学实验测试。学业考试可采取闭卷、开卷、开闭卷结合和机考等不同考试形式。试题困难程度系数控制在0.70至0.75之间。考试成绩呈现方法,可以使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区域实行等级呈现。各设区市自行组织命题,也可合作命题和委托省教育厅教研室命题。3.考试组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推行。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据素质教育和预防偏科的需要,自行确定统一考试考哪几科的分值和考试时间。其中体育与健康考试分值高于总分的5%,体育项目测试成绩应高于体育与健康考试总成绩的70%。(二)健全初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方位进步情况的察看、记录和剖析,是培育学生好品行、进步个性专长的要紧方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1.主要内容。打造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侧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革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含品德表现、运动健康、艺术素养、革新实践等内容。各设区市应依据《浙江初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行指导建议》拟定评价推行策略,学校组织推行。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民主、公开、透明,保证内容客观、真实、可用。2.结果应用。要将综合素质评价规范作为促进学生多元进步与自我教育的要紧方法,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各类招生中的用法方法。到2020年,初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成为学生毕业和各类招生的基本依据,注意发挥综合素质评价每个维度的独立意义。高中招生时可采取综合等第或折分方法计入总分,也可以采取品德表现加学生最棒的其它12个维度综合等第或折分计入总分。

(三)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法。1.合理编制招生计划。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当地经济社会进步需要和普职协调进步的原则,编制和推行普高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切实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工作,鼓励和引导动手能力强、职业倾向明显的学生同意职业教育,积极创造条件,使有意愿的初中毕业生都能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2.大力推进地区义务教育,特别是初中学校优质均衡进步,实行普高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地区内初中的方法,其中优质示范普高学校分配比率从2018级学生开始高于60%,有条件的地方应努力提升分配比率,其他普高分配比率由各地确定,招生名额应以初中毕业生人数为主要依据按比率分配到初中学校。招生名额要向农村初中倾斜。3.单列自主招生计划。自主招生是普高学校依据办学定位和办学特点自主确定招生标准的招生方法,主要包含招收在艺术、体育、科技方面具备特殊才能学生的专长招生和招收符合学校办学特点的特点招生。普高学校可向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自主招生计划,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学校办学特点和培养能力予以核准后方可推行招生。自主招生数目原则上低于学校招生总数的20%,其中专长招生原则上低于学校招生总数的5%。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赞同,有条件的学校可跨设区市招收专长生。(四)探索多元录取机制。积极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进一步扩大普高学校招生自主权,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特点拟定学校招生标准,打造名额分配招生、自主招生和统一招生为主的多元录取机制。1.健全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招生规范。名额分配招生应依据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及学生志愿择优录取。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进一步健全名额分配生招生政策,原则上分配到农村初中学校的名额要确保足额落实。2.推行自主招生,促进普高学校形成办学特点。推行自主招生可以采取专长招生和特点招生两种方法。专长招生应依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校面试或专门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或综合素质维度评价结果,按肯定网站权重进行考核录取,其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所占网站权重高于30%。特点招生应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特点,选择一至两门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作为录取的前置需要,再结合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或综合素质维度评价结果择优录取。普高学校应拟定自主招生章程,详细列明专长招生和特点招生的类别、数目、标准与条件和程序等内容,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后方可推行,并提前向社会公布。普高学校中外合作项目招生,以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校组织的外语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或综合素质维度评价结果,按肯定网站权重进行考核录取,其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所占网站权重高于30%。3.改革统一招生方法。改变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依据的做法,积极探索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相结合的统一招生方法。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明确综合素质评价用的基本需要,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用途,促进学生全方位进步。普高学校依据办学特点,拟定和越来越健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具体的用法方法,学校统一招生的录取办法应提前两年向社会公布。各地可选择部分县(市、区)或学校拓展试点,获得经验后越来越推开。4.健全中职统一招生平台。按属地管理原则,把各类中职学校统一纳入市县同一招生平台有序招生。严把生源关,3+2、五年一贯制等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的学生,加快打造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和职业院校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招生机制。继续积极稳步推进中职跨地区招生改革,设区市统筹安排中职学校跨县域招生计划。各类中职学校根据应招尽招的原则,积极面向初中毕业生、复转军人与来浙务工职员子女等群体招生,尽力满足学生同意中等职业教育的愿望。(五)加大招生管理。1.将普高与中职学校列入同一批次志愿同步录取。要严格根据核定的招生计划拓展招生工作,公办普高学校应在当地范围内招生,未经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不能跨地区招生。普高学校要严格实行取消三限生、借读生规定,严禁挂靠学籍,做到人籍一致。2.严禁擅自提前招生,招生录取工作一律在学业水平考试后进行,预防恶性角逐,维护正常招生秩序。专长招生的专门测试、中外合作项目招生的外语水平测试、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的院校考核评价可在每年5月中旬之后进行。3.民办普高学校继续实行跨区统筹招生。民办普高学校应依据核准登记的招生范围,每年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批生源计划。涉及设区市内跨县(市、区)招生的,由设区市教育局推行统筹;涉及跨设区市招生的,由省教育厅推行统筹。4.加大对省外中职招生管理,未经各设区市教育局批准,省外中职学校不能在我省举办分校和教学点。中职学校跨省、跨市县区招生应告知生源地教育局,招生应纳入同一招生平台并达成有序招生。5.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和加分分值,落实减项、降分需要。取消体育、艺术、科技等奖励类学生加分项目,有关专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完善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规范。

热点专题

  • 2018年潍坊中考及高中招生录取政策公布
  • 2018年宜昌普高招生录取工作公告
  • 2015甘肃白银中考成绩查询系统公布

[中考报考]重庆中考联招试填志愿

[中考报考]2025-2029年广东中山